-
-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
- 电话:010-58356984
- 邮编:100028
- 传真:010-58356979
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制动全面落实高质量、高效益、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部署,牢固树立“一切成本皆可控”的发展理念,从营造低成本文化氛围、开展顶层设计规划、优化设计理念等多个方面,全力促进航空产品生产研制与低成本、经济性工作的深度融合。
制动公司以“一切成本皆可控”理念为指引,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
持续优化 降本增效
在拉杆类产品的镀铬工艺中,精准的工装设计与制造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。热表处理厂原有的镀铬工装以紫铜为主材,搭配钢丝和塑料布作为辅材。理论上,这种组合虽能满足基本生产需求,但在实际使用中,镀铬溶液对工装主体及其与钢丝的接触部位会造成严重腐蚀。随着时间推移,工装主体将出现腐蚀、导电性能下降甚至断裂的情况,钢丝也会频繁断裂。这些问题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效率,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,增加了废品率与返工成本。
热表处理厂成立了由技术人员、操作人员和工装制作人员组成的专项攻关小组,共同探寻解决方案。经过多次技术研讨与实验验证,他们找到了问题根源,并提出创新性改进方案。攻关小组发现,工装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镀铬溶液渗透到工装主体结构,导致材料腐蚀。为阻止镀铬溶液渗透,他们决定更换原有的辅材,并引入一种新型材料——电镀挂具粉。这种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,还能有效防止镀铬溶液渗透,避免工装主体的腐蚀和钢丝断裂。
这一改进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。工装更换频率降低,直接减少了主材和辅材的消耗,同时降低了因工装问题导致的产品返工和废品率,工装材料方面的成本降低了约30%。此外,由于工装稳定性增强,操作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了约20%,生产周期相应缩短。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,工装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能提升确保了镀铬工艺的一致性,产品合格率提高了约15%。
创新驱动 增加效益
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需要时间检验,新意识的产生与转变同样离不开时间的培育。贵州新安公司紧紧围绕“低成本可持续”落实各项工作,将“低成本可持续”理念贯穿工作全环节,职工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,为“低成本可持续”工作带来新面貌。
新意识造就新转变。“箱式电阻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改进吗?”“箱式高温电炉采取什么办法可以节约用电呢?”“停用这台变压器会影响生产吗?”一个个新问题的出现,不仅代表新意识的萌生,更体现了大家思想上的转变。随着对“低成本可持续”认识的加深,大家对问题不再仅停留在表面思考,而是深入探究、不断创新,并将想法付诸实践,真正推动“低成本可持续”工作迈向新台阶。
新转变带来新动能。贵州新安公司通过思考如何让老设备焕发新活力,想出诸多“以旧换新”的新点子:箱式电阻炉原温度控制系统为位式控制,主要通过交流接触器频繁通断实现,耗能且控制精度低。改造后,使用固态继电器实现无触点控制,不仅提高了控制精度,还节约电能约10%~20%;箱式高温电炉电气控制系统加装时间控制器,从原来的人为升温改为按设定时间自动升温,既提高了炉子利用率,又节约了用电费用;高速闸片试验台处于闲置状态,但供电变压器接通高压电源一直工作会消耗大量电能,截断高压电源后,一年可节约损耗电能4090.92度。在这一件件设备改造的背后,是“小意识”背后隐藏的“大智慧”,更是支撑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提升全局意识,强化系统观念,制动公司各单位持续加强生产研制全流程的经济性管控,主动挖掘产品低成本可持续工作的新举措,奋力开创高质量、高效益、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。